全部
  • 自读课文
  • (16)

像长跑一样坚持下去(程永新)

“出人出作品”,是巴金先生为《收获》制定的办刊宗旨,也是我们今天努力传承的优良传统。从2014年起,《收获》推出“青年作家小说专辑”,这几年已经固定下来,在每年的第四期,在夏秋交会的收获时节,拿出一半篇幅刊发国内具有潜力、写作风格独特的青年作家作品,集中呈现青年作家的素质和风貌,呈现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及其表现生活的方法。2023年青年专辑推出的10名作家中,大多为90后,他们身上体现着文学新锐的力量。 一年一期,在...

  • 41
  • 0
  • 1
  • 0
2024.02.02 16:02

张中行文章的一种弊病

张中行是文章大家,他熟悉中国古代典籍,他的文化修养,我们这一代人没法比。记得初读《负暄琐话》时,他谈近代社会的人物和事件,那时我还是懵懂无知。再后来读《顺生论》,他谈《天心》《社会》《己身》,只觉得先前没人这么著述,这个老人和别人不一样。按照“无产阶级世界观”来说吧,这个人的人生态度太消极,毫无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里头冲锋战斗改造世界的进取精神。用现在的话说,肯定是三观出了问题。我是隔了些年回头看,才...

  • 23
  • 0
  • 0
  • 0
2023.05.19 20:40

陆晶清:新诗史上不该被忘记的白族女诗人

陆晶清(1907—1993),白族,原名陆秀珍,出生于云南昆明,一生经历了多次革命和海外流亡,编辑了多个副刊,出版了多本散文和新诗集,是现代文学史和革命史上不可多得的少数民族杰出女性。抛开其它方面的成就和历史贡献,仅就诗歌而论,在五四女诗人中很少有人能与陆晶清比肩,更没有哪位少数民族诗人可以与之媲美,她应该成为现代新诗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诗人。然而,从有限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更多的是对陆晶清“革命”、“经历”...

  • 156
  • 0
  • 2
  • 0
2023.05.19 20:32

做戏,就是去“日常化”(谷海慧) 

观众走进剧场,肯定不是要看自己的日常生活,而是要在看似日常的叙事中获得非日常的体验。这种非日常体验的获得,对创作者要求很高,是高难度限定下的创造和表现,靠的是创作者对人类情感的体察、对现实问题的发现、对戏剧结构的巧思、对剧场魅力的把握。谈起原创话剧,总是有点辛酸。虽然从形势上看,无论创作数量、展演平台还是评奖机会,近些年都称得上发展势头正劲,但能够打动人心、令人交口称赞的作品还是非常有限。上世纪90...

  • 29
  • 0
  • 0
  • 0
2023.05.04 19:40

柏杨比李敖活得沉重太多 

莫言说过一句话,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无用。其实不妨大胆地承认,文学、读书当然有用,而且有大用,只不过那种“用”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是大象无形,是潜行于地下的暗河,是庄子笔下的大树、大瓠。作家、评论家韩浩月的新著《座无虚席:经典和大师的昼与夜》,就写出了读书的用处。这本文艺随笔集分为四辑,有悼念文艺大师谢幕,总结其文化与精神遗产的“告别信”;有以知识分子和作家的视角,从人物、情感、艺术、审美、价值观等...

  • 38
  • 0
  • 0
  • 0
2023.05.04 19:35

善用网络  推动经典走向大众

互联网便捷化、阐释化和延伸化传播,已经成为延续经典文脉的重要方式,赋予文艺经典以新鲜的生命活力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文化传播方式推陈出新,形态多样、异彩纷呈的文艺经典在网络上得以呈现。文艺经典的大众传播,将重要文化成果汇集在网络之中,为人们走近古今中外经典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利用互联网、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对各类经典作品进行转化和再创造,正在形成具有网络特点的新的文化形态。 目前,文艺经...

  • 16
  • 0
  • 1
  • 0
2023.05.04 19:30

吴小如:常风先生著《窥天集》序

我和常风先生相识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他是我的师辈。我虽没有听过常老的课,但从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即选择了写书评的习作方向,至少应该说在与常老觌面以前已成为他的私淑弟子。1946年秋,我考上清华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做插班生,翌年又转入北大中文系,课余经常给各报刊撰文投稿。除经沈从文先生介绍,认识了袁可嘉、金陡几位实际负责编辑副刊的青年教师外(当时他们都在北大西语系任教,而我还是个本科生),同时也认识了常风先生。常...

  • 26
  • 0
  • 0
  • 0
2023.05.04 19:13

散文随笔需注重思想性

2011年3月的一天,阳泉市文联召开座谈会,要求入选“山西省中青年作家作品精选”的作者谈一下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心得体会。本人因有一篇描写村庄树木的散文入选其中,所以主持人也让我谈一谈自己的创作“感悟”。我觉得散文应在文学性的基础上,融入思想元素,这样才能对世道人心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常说“文以载道”,但怎么个“载”法却大有讲究。以前我们谈到散文总说“形散而神不散”,且大致按照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划分归类。在此思想指...

  • 85
  • 0
  • 3
  • 0
2023.03.31 09:56

朱光潜谈读书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我所指的不必读的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

  • 54
  • 0
  • 0
  • 0
2022.12.29 18:31

张爱玲:华丽缘

正月里乡下照例要做戏。这两天大家见面的招呼一律都由“饭吃了没有?”变成了“看戏文去啊?”闵少奶奶陪了我去,路上有个老妇人在渡头洗菜,闵少奶奶笑吟吟地大声问她:“十六婆婆,看戏文去啊?”我立刻担忧起来,怕她回答不出,因为她那样子不像是花得起娱乐费的。她穿着蓝一块白一块的百衲袄,蹲在石级的最下层,脸红红的,抬头望着我们含糊地笑着。她的脸型扁凹,脸上是一种风干了的红笑——一个小姑娘羞涩的笑容放在烈日底下晒干了...

  • 56
  • 0
  • 0
  • 0
2022.04.24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