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老辈人讲,我们家族里出了个李进士,新官上任的时候如何把村子里的红枣带给当地人吃,当地人被县令的慷慨行为所震惊云云。多年后,我在一本叫做《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王欣欣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的书里,找到了这位本家,仅有短短的一行字:
李玉璋:清雍正二年进士,官东安知县。
虽然仅是这么简短的一行字,但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读书人少,人才难出,显得格外珍贵。在古代,考取一名进士,要比现在考个博士困难多了。所谓物以稀为贵,人也同样如此。李进士的光辉事迹,就这样成为耕读传家的典范和榜样,在我的村庄荣耀流传了祖祖辈辈。
据《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一书记载,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中,山西共出现了3725名进士,而在明清两代就占了80%之多。临县共有进士21名,其中有状元1名。可怜的是,这名状元非但年代不可考,名字也仅是“吉××”,名字用方格格代替,有姓无名。可见个人在历史中是多么渺小呵。
近日收到家族内兄弟丁丁发来的信息,是郭时键老师整理的关于我的祖上李玉璋进士的事迹和其给雍正皇帝的奏章。郭老师的文章,进一步丰富了史料,让我对祖上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在此代表李氏后人,谢谢郭先生的精心研究和辛勤付出!
关于方志与家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不太喜欢那些空洞的名字罗列,更喜欢看那些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人物常常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不留一点痕迹,但逸闻掌故等趣味故事却会在民间口耳相传。在某种意义上说,故事比人名更动人,也更恒久。所以,当别人编村志、修家谱的时候,我却鼓励父亲把家族中的人物用散文或故事的方式回忆整理出来。关于我的祖上李玉璋,父亲在回忆录中曾以《祖上传说李进士》为题,写过一些片段,现权录于此:
古往今来,我家人称是有文化前程的家门。在我们家门中,清朝时出过一名进士,名叫李玉璋,是清代雍正二年进士,曾经在湖南省永州府永安县做过知县。
李玉璋官不算高,可文凭是二甲进士。从隋唐五代到清朝结束,山西省历代进士共有3725名,其中临县21名。从隋唐五代宋辽时,临县还没一个进士,距现在300多年前的清代,我家族就出过一名有学问的人才,可真是了不起。因为祖上出过进士,所以人称我们四门是文风家门,说李家塔是文风村子。
李玉璋是个清官,热爱民家。本来东安县是一个“挖银子”的地方,“原告三两三,被告五两五”,可以发财最多的地方。但李玉璋一到东安县,就摘去原有牌子,说:“有钱的来打官司,没钱的就不用打了吗?”结果不到一个月,来县衙打官司的人源源不断,状子堆山。
有一家弟兄,因为一把盛饭的勺子也来打官司。李玉璋让人出去又买了一把,给了弟兄二人。后来当朝一品孙家干又让他挂出原来的牌子,打官司的人才渐渐少了。
东安县人请客,放一碗小枣叫“红铃”。李玉璋让老婆把家里带来的一枕头大红枣拿出来叫人吃,东安县人说,“李老爷家真发达,红铃还是一袋子一袋子的!”其实,过去是交通不便,在临县,红枣树是一山一洼的多。
李进士小时候喜欢看书,碰到好书总不愿意放手,一口气总要读完。但先生还说他笨,成不了器。他父亲听到后说,“还是见得少的缘故,要不明天我在一里路的地方站下,他老远就会一下子认出我。”就这样,少年时期的李玉璋刻苦钻研学习。
李进士是农民出身,父亲种地。有一年正月里,父亲叫他赶上毛驴给地里送驴、牛、羊粪。李玉璋骑了一头牲口,一出门就看起书来,看得十分出神,忘记了赶牲口送粪之事。驴以为又是上城里卖炭。就这样,驴在前边自己走,他骑在驴上读书,等他看完书,已走了十几里路。这说明他当进士是不容易的。
李进士当官人心实,没捞了钱,但人说是有前程家门。在他家住的屋子,屋顶安装的风虎与一般家庭不同,上面有一个个华丽的小口,大门是一对圆圆的铁铲。当时,家里没有进士,这是不能随便做的。据说田家山村也有一家人门口安一对圆铁铲,被县太爷看到,问他有什么前程?他说李玉璋进士在我们家门,否则会问罪的。
在清朝,文官坐轿、武官骑马,县官老爷路过村子,让村里的人抬着轿送出村边。但到李家塔村可不一样,知县路过村子,就下轿自己走出村子,不敢让人来抬。这就是李进士的威风和影响力。
另外,我在这里补充一句,我的父亲是农民,学历仅为完小毕业,文字粗俗,勉力为之,望各位方家多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