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静老师二三事
2024-09-10 10:12:10
  • 0
  • 0
  • 6

我总觉得,一个老师,在书教得好之外,总该还有一点独特的地方,值得大家咀嚼怀念。如果一个老师,大家回忆起来只有教学,总是一件乏味的事情。就像一个学者,学问做得好之外,还需要有一点为人处世的人间情怀才好,这种情怀可以是幽默感,也可以是其他。这也正是我不太喜欢学者钱钟书而喜欢韩石山等的原因,因为在钱先生那里只看到学问而看不到个人性情,在韩先生文章中却能感觉到一个学者的真性情,有时甚至是发脾气似的牢骚,但总比没有好。钱先生虽然比喻句子妙语如珠,而给人的感觉是掉书袋,看不到其自己的生活影子。有人说,现在有学问会讲课的老师多了,有风格味道的老师却少了,信然。

在高中,我曾听过数位语文老师的精彩讲课。高一没分文理班之前是赵淑丽老师,她是当时我们县一中唯一上课用普通话授课的老师,讲课口齿伶俐,流畅如注,一泻千里,滔滔不绝。教学古文,大家必须在下课之前当堂把全文背诵下来。正是她的严格培养,才有了笔者现在超常的背诵记忆能力。记得赵老师一次在公共教师里讲高考作文写作,全年级的人都慕名而去,教师里挤得水泄不通,连走廊外面也站满了人,门口的小窗户上也爬满了人,好家伙!

我还曾听过另外不带我们班语文的张文平老师的课。听他们班的学生讲,此人讲课很有意思,极为有趣。于是,我逃课去听过一次,讲得是《孔雀东南飞》,将古代故事与乡土掌故相结合,果然名不虚传。由于我是逃课去听,所以听得极为认真,随声应和,张老师将我引为知音,频频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呵,他难道不知道我是别班的学生吗?这位老师非常之绝,我的好友马兄前段时间还跟我说过此公的故事。此公曾经在课堂上没收过我这位老兄的小说《羊的门》《国画》还有《十面埋伏》,要了两次,没给,理由是:还没看完。嘿!

还有一位是李小平老师,更绝!一堂课讲课文没见超过二十分钟的。一般流程是这样:一上课先念一段吕梁才子林祥的短文或者“文坛刀客”韩石山的文章,接着再进行评论一番,然后才是正式开讲课文,到这时,离下课也就没多少时间了,他自己美其名曰:“大语文教育”。在新课程、素质教育喊成口号的今天,这种教学法虽然其他老师提的不少,可真正付诸实践的我想不会太多,理由是高考不会考林祥,也不会考韩石山。可事实上是,他所代的班级语文高考分数都非常之高,这很令别人费解。不知道韩石山先生看到我的这段文字,会做何感想?会呵呵一笑,来一曲“越走越远”的歌曲吗(此典故见关海山博客中关于韩的文章)?不过,韩先生不要高兴得太早了,李老师代我们的语文课时间不长,所以我们中你的文章的“毒”并不深。嘿嘿。

以上三位,由于教学成绩突出,有的调入市重点中学,有的当了工会主席,有的升为校长,一个个鸟枪换炮,今非昔比。

下面要说的才是本文重点,就是我们文科班主任可爱的韩伟静老师了。如果仔细看过此文的读者,肯定要说文章和标题是两张皮了,呵呵,没关系,就算让他们沾一下韩老师的光吧。

早就想写一篇关于韩老师的文章了,可惜由于种种事由,一直耽搁没写。上周高中同宿舍的小草结婚,大家都回去参加婚礼。电话中小草提议说,在婚礼前一天大家都去看望韩老师。结果由于大家都在外地事忙,直接去了小草家里,韩老师家里又没有去成,心里很是失望。今天中午上高中校友录,看到韩老师也申请加入到我们的班级群,不觉讶然一惊,没想到韩老师竟然如此前卫。

听我们的前几届师兄们讲起学校掌故逸事,说学校有“四大怪人”与“四大名补”齐名。“四大怪人”是说老师,因其性情独特而有口皆碑;“四大名补”是指学生,因其补习多年而一举成名。韩老师就是“四大怪人”其中之一。掌故如下:

掌故一:学生刚进校门要进行为期半月的军训,站军姿,走正步,匍匐爬行,挺辛苦。一般九月份入学,“秋老虎”晒得正毒,没有太阳的天气,又多是秋雨连绵,很多学生吃不消。为了锻炼学生的毅力,韩老师曾经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脱掉运动鞋,然后让学生也全部脱掉运动鞋,进行军事化、魔鬼式训练,引得教官都大吃一惊,全校一时传为新闻。

掌故二:以前学校比较混乱,曾有学校外面的小混混出入校园,骚扰学生。有一次,两个小混混打了韩老师班的学生,他听说后,反应迅速,只简洁明了地说:“女同学送××到医院,其他男同学,每人带一块半砖头,跟我走!”而他自己腰里,别一把斧头,带领大家冲出教室追赶两个混混。两个混混一看架势不对,吓得腿软得走不动,被在校门口当场生擒活拿。被打的同学实际上也没打得多厉害,却被安排住进了医院,反正这倒霉的两小子答应负责出医药费,所以韩老师也不急,倒是住院的这小子在医院实在闷得慌呆不下去了,强烈要求出院才了事。从此,他的班级没人再敢骚扰。

以上都是传说,经过大家口耳相传,“艺术加工”,应该属于八卦一类了吧!因为据说讲述这些故事的前辈们,曾有不少人进入高校学习新闻专业,成了名震江湖的“娱记”,也许先天就有这种歪曲事实的素质吧!一笑。

但我要说说几件真实的我经历过的事情。

一,韩老师对古文情有独钟,有深厚的古文功底。我想,我们学校当时论古文素养,韩老师应是第一。他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翻译古文,经常叫起大家来讲解。由于上他的课在课堂上比较自由轻松,没有太多拘束,所以有的学生翻译中竟然有“黑社会”“龙头老大”等现代词语,韩老师听后,也不骂,呵呵一笑,用雅正的现代汉语重译一遍。由于他的“素质教育”,我们班有学习刘墉写小品文的,还有一位同学写随感的语丝体文字,写了厚厚一大本,也不知道毕业后去了哪里?上了大学中文系,反而找不回高中的那种学习语文的氛围,真是怪事。

二,韩老师曾经让我们全班同学必须把《孔雀东南飞》背诵下来,而且在他面前一个个轮流过堂。当时我认为没必要,所以拒绝背。韩老师坚持到底,决不妥协。最后我看见熬不过关,花了一晚上把全文背诵了下来,这才做了一个了断。韩老师就是这么固执的一个人,尊重传统经典,不容数典忘祖,不知韩老师看到我近期就金庸武侠写进教材所写的《金庸武侠写进教材没必要大惊小怪》的文章作何感想?也许又要批评我不务正业不学好了吧!其他人批评我的文章无所谓,但总觉得经过韩老师的表扬比别人脸上更有光彩,这种想法恐怕一辈子也不会纠正过来了。在韩老师面前,我永远是他不及格的学生,惭愧。

三,我们宿舍几个懒鬼,不想打扫宿舍,于是被管宿舍的老头通报批评。韩老师为此大为光火,让我们把检查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到宿舍大门口,于是410宿舍“闻名遐迩”。为此事,韩老师把我们宿舍几个留在学校一间空余不用的教室里“面壁思过”,啥时想通了啥时回教室上课。于是,我们在那间空房子里呆了一上午,听见上课铃一响,马上到操场踢足球;一下课,马上又偷偷溜回,羡慕的教室里不想上课的那几条虫,恨不得跟我们住同一宿舍,“同甘共苦”。说到这件事情,必须说到教室里大家集体做检查。检查为从小学三年级学写作文就开始写检查的我执笔起草,其他几个难兄难弟集体陪桩,检查由我来念。这一念,笔者彻底出名了。我一下来,几位美眉就被洒家的文采所倾倒,悄悄地对我说:你念的好像是写的小说。嘿嘿,身经检查百战多,没有几梭子敢起草“共产党宣言”吗?从此,大家知道了洒家的文学才华。有次某班代表学校进行歌咏比赛,开头的诵词就是本人所写。当我在台下对同学说是自己写的时,旁边的一位老妇女听见后竟然不屑地盯着我,好像在说:这样好的诗歌是你小子所写吗?别吹牛!TMD!

四,由于“检查门”(套用一下流行词语)事件,笔者“一举成名”。平常语文课也不写作文,有时第二天要上作文课,韩老师就让我“准备准备”,于是,第二天的作文课上,就听到洒家课堂上自信的家乡土话读的范文,什么“时间快得像李寻欢的飞刀”等等。呵呵。

五,旁边宿舍从孝义转入我们班的某同学,不知道为什么和我们宿舍关系搞得不是很融洽。有一天晚上为了报复,在我们宿舍门前撒了一泡尿,结果被我们宿舍的记不得是谁看见。回来一说,于是大家把他暴打一顿。这位同学告到韩老师那里,而韩老师却表扬我们宿舍的人“团结”,这位同学无话可说,只好自认倒霉。

……

故事还有很多,不讲了。我相信作为班级的一分子,讲出的韩老师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其中几分之一。其他同学肯定还有和我不同的精彩记忆。

笔者回忆自己的老师,因为写的都是小县城的名师,所以也不怕有“我的老师胡适之”之嫌,教师节到来之际写出来,聊表对各位教授过我的中学语文老师的怀念,并祝福全天下的老师节日快乐,愿你们都成为学生将来饭桌上、校友录上永远的“精彩记忆”。

天涯海角,总有你们的音容笑貌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永远温情的牵挂。

(草于2008年9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