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多年的砥砺开拓,王向山带领村民致富发展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作为平定县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王向山,说话声音洪亮,腰板儿挺得直,身上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敢闯敢干的劲头。正是这股精气神,让他引领宋家庄村朝着打造“太行第一村”的目标不断迈进,成为村庄致富发展的“领头雁”。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2003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三,王向山当选为平定县宋家庄村委会主任。
当时村庄资金缺口50万元,王向山拍着胸脯保证,说自己一定在村庄现有基础上,每年想办法给村里增收30万元。结果不负众望,承诺如期兑现。也就是这30万元的承诺,以加倍的速度进行着裂变,为宋家庄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
在王向山的推动下,2003年3月20日,宋家村出台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村民自治章程》,一共有10章85条。章程规定:农民负担全部取消,农业税由村集体代缴,小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中学生免交乘车费,考入大专院校的新生每人补助1000元,免收电视收视服务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补助,增加伤残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和改善学校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待遇,为学校安装45台电脑,开办城域网电教班等。
当时农业税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取消。宋家庄村早国家政策两年免除了农民的农业税,早国家政策四年免除小学生学杂费。说到这些,王向山说自己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心有定数。说到做到,不放空炮,王向山的声誉日隆。
2003年10月4日,在王向山的推动下,宋家庄村完成了8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后,在村前举行了《入村公路竣工通车暨住宅楼开工奠基》仪式。
辛苦付出的背后,挡不住王向山内心的“受伤心酸”。2005年,由于他只顾埋头苦干,忽略了与选民的“感情联络”,结果在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自己差了100多票而落选。当时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原定修建的8栋住宅楼和《村志》的编纂出版工作。
2008年,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再度双换届。7月3日,在村党总支部换届选举时,王向山以绝对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当年12月7日,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这次他又毫无悬念地当选村委会主任,实现了宋家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一肩挑”,村民的信任和外面3年的历练,让他干事创业更加笃定从容。
“2004年是我们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开端,有方向,有目标,思路清晰,任务繁重。”王向山说,即便如此,第一个五年规划还是超额完成。
在他接任第六届村民委员会主任的2003年,之前村里煤矿、砖厂、耐火厂、化工厂等企业拖欠工人工资,还有“一河滩”债务等着要还。在每月16号的村长接待日上,王向山与当事者面对面交谈,心与心沟通,处理现实问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终于把村里欠的债务全部还清,实现了他上任以来的第一次“轻装上阵”。
2009年,随着“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出台,在保持各项工作连续性的前提下,之前搁置的村志编纂出版工作也顺利完成。曾经的130套住宅楼建设工程也风风火火再度上马。
肩上的担子更重,而王向山心里的劲头更足,眼前的道路更宽。
“没文化每天搞文化的事”
王向山1966年高小毕业,离校后开始出来拉板车,当电工。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要“没钱干有钱的活儿,没文化搞文化的事”。
2004年,在他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创造性地推出了宋家庄村首届村民文化艺术节,并在全县首开先河,目前已经举办三届(每五年一届)。
王向山说:“以前村里的老婆们爱争争吵吵,太麻烦,跳舞是一种搞好和谐的很好的方式。今天争吵了,明天哪个动作不会了,还不是需要低头向人请教嘛。所以人人心里留了一条后路。”在王向山的支持下,村里不仅利用逢年过庙、过节,举办多层次的文艺活动,还将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进行创新性开发、创造性利用。
75岁的王晋生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是村里有名的“文艺家”。老伴去世后,前几年他到珠海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并成为珠海斗门区文化馆的业余文艺骨干。
在王向山的再三邀请下,今年4月,王晋生从珠海回到宋家庄,负责村里的文艺节目编排。目前已经排练了舞蹈、曲艺节目五六个,并与其他文艺团体配合表演了两回。农历七月七,他还计划举办一次文艺晚会,准备了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节目。
今年64岁的何仙云1998年就开始练习打太极拳,直到现在。每天早上,她带领三四十个村民晨练。她说,现在的村民不是猪肉大米吃上就行了,文化精神食粮也很重要。自从搞开文体活动,村民不是吃饱喝足打麻将了,而是打拳跳舞,图个精气神。
在村民自治章程实施的十多年来,村民福利不断增加,改革红利全面分享,各项待遇有所提高,考入大专院校学生的助学金增至3000至5000元,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增至每人3000元。
现在村子里集体供水,村民吃水不用掏钱,看闭路电视也不掏钱。村里有蔬菜队,种了70多亩地,由15个人照护,夏天给村民免费发放北瓜、豆角等蔬菜,冬天发放白菜,每到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还要发放米、面、油等。2016年开始,60岁以上的村民定点免费理发。国家每个月给60岁以上老人85元养老金,村里在此基础上另发补助60元。
管理一个四五千口人的大村庄,不下一番功夫绝对不行。“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实实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这是王向山办公室墙壁上的一段话,没有豪言壮语,但为村民服务的心却真真切切。
王向山事业心强,责任心重。在他的引领下,村里没有闲人,人人都寻活儿干,没有打架斗殴的事件发生。
2003年正月初六早上7点,当村民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时,村西河滩传来了隆隆的机械响声,大家才知道这是王向山带领部分村民开始了找水、蓄水工程。2016年4月份,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为赶农时,王向山让人把饭给他送到田间地头,一日三餐,一连几天,都是如此,直至全部工作完工。
现在已经是村里的第三个五年规划(2014年—2018年)。当每个“五年规划”完成,王向山都会给自己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他希望通过村支“两委”的集体智慧,让村民能发光的发光,能散热的散热,推动村庄的快速发展。
“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
在王向山的领导下,村里盖起了现代化的楼房,目前已经建设单元楼房700多套,煤气入户,方便又卫生。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王向山给村支“两委”制订了“个十百千万工程”,“个”指的是旅游产业,在保护旧村的基础上打造明清一条街;“百”就是发展100家店铺、企业;“千”是提供一千个就业岗位,并利用2300亩耕地全部种植核桃树、梨树、石榴树、高粱、油葵,为将来搞采摘节、旅游节打下基础;“万”是沿着村庄周边建设万米城墙式旅游观光带,再搞个万人聚集区,将来在这里举办农民运动会。
其实早在2003年,王向山就提出“旧村街改造、新村镇建设”同步进行的思路,当时人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把“镇”字加进去。他说,必须把“镇”字加进去,宋家庄的未来愿景就是要城镇化,提高承载能力。这个想法颇具前瞻性。
在这4.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作为四次当选、三届连任的“一肩挑”,王向山“挑”出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化花园式新村镇”,逐渐实现了就地城镇化。如今这里住宅生活区、产业集聚区、综合开发区“三大功能区”和明清一条街、元宝湖、水峪沟生态自然区、玉屏山天然氧吧、石楼山书院“五个风景区”按照计划有序推进,景区初具雏形,将宋家庄点缀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现代建筑与古典楼阁相映衬、文化内涵与经济产业相共生的特色美丽乡村。
年轻的巩振涛生于1982年,既是村党总支委员,也是阳泉众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说起发展旅游业的事,他说,旅游业目前是宋家庄的支柱产业,王向山董事长有担当,有开拓精神。刚开始,村支“两委”部分成员并不认可发展旅游业的思路,正是王向山力排众议,通过几次会议最后才统一了思想。也正是这几次会议,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村庄发展了,大伙儿才有活儿干、有钱赚。
自从发展旅游业,村民已经开始尝到甜头,孙自存就是其中一个。他是聚源大酒店和山槐堂饭店的总经理,由于人流量增多,饭店主打的“平定三八席”“状元鸡”“烩五鲜”等卖得很火,效益不错。孙自存介绍,今年元宝湖、高山索道等游乐设施开通后,来人更多,为酒店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孙自存说:“王书记思维超前,爱琢磨事,他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换来更多人的幸福。”
以前一直担任村会计的李光成今年已经68岁,先后经历了四任党支部书记和四任村委会主任,觉得王向山有眼光,有新思维、新观念,能包容人,脚踏实地,是其中最能干的一个。他说:“发展旅游业是农村的出路,农村基本没有条件发展工业,不是发展旅游业,农村就没法安排人就业。如今家家可开店,户户能经商,老少都能干,再不存在就业难问题。”
村妇联主席杨智云认为,1955年出生的王向山,有“那个年代”人身上锲而不舍、不把一件事情干成不罢休的劲头,一般人少有。杨智云说:“下面的人都忙翻天了,你问他,他总是说不忙,其实是他有胸怀与度量,离开他,别人就挑不起这副担子。”
64岁的张健是原来村小学的副校长,退休后负责起草村里景区的解说词。他说,开发旅游业、保护古村落,王向山给后辈们留下的将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家园,“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
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王向山,携同村支“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上一路前行,实现着他与全体村民“共同富裕”的梦想。
(李德平/文 张哲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