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新闻理论著作,十分欣赏梁衡的作品。读过范敬宜的《范敬宜文集·总编辑手记》(2010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才感觉一山更比一山高。鲁迅在致严黎民的信中说,“读书犹如采蜜,倘若叮在一处,那是不太好的”。苏轼在观看庐山后写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阅读又何尝不是如此?
毋庸置疑,范敬宜是我们这类“80后”记者的新闻前辈。前辈何以成为前辈,既不是简单地比我们多吃了几碗饭、多走了几里路、多过了几座桥,也不是多摔了几个跟斗、多长了几个心眼、多经历了几番教训,更主要的是自身所具有的思想深度和高超眼光。当然,必要的经历和教训,也是一个新闻记者难免要走的人生历程。跌倒来,爬起来,继续走,最终才能走向成功。
范敬宜从新闻评论起家。第一篇有影响的文章,就是发表在《辽宁日报》上,随后被《人民日报》转载,继而一举成名。一路走来,他从《经济日报》到《人民日报》,从记者到总编辑,不断摸索总结,摸着石头过河,从而“风云雄霸天下”。
如何成为像梁衡、范敬宜一样的名记者、名编辑、名报人,其中有很多门道值得我们总结学习。做记者首先要勤快,就像很多老报人所说一样:新闻是七分跑三分写。这话来自几代新闻人的实践探索,自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记者永远只是个“小记者”。新闻至少需要“五分跑五分写”。
如果一个记者每天都在忙于采访,肯定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自己、加强学习,而且时间长了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自己形成某种风格,美滋滋的。其实这是一种最不切实际的幻觉。当一种新闻写法运用熟练的时候,暗含的陷阱与风险也会随之而来——重复自己、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我们的很多记者,天天跑会议报道,若干年后还是刚做记者时候的水平。为什么?其中一条就是依托“惯性”写作,没有理论总结。对于一个刚入道的记者来说,什么都需要熟悉,所以需要“七分跑”。但对于长期从事新闻报道的跑线记者来说,一年两年可以去熟悉情况,时间长了还是一味去“跑”,显然不合适;更多的是需要思考与观察。
作为一名有抱负与理想的新闻记者,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只有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地步,才有可能实现“名记者/名编辑”的梦想。梁衡、范敬宜、白岩松、崔永元、柴静就是这样的记者。近者如《三晋都市报》前总编冯印谱。他们打破新闻记者只做“易碎品”的做法,著书立说,总结经验,在不断反思总结中自成境界,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立足新闻,从而超越新闻,是每个记者都应该身体力行的事情。
实践出真知。当实践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应树立在某方面有所建树的抱负和雄心。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总编辑手记》是范敬宜在任职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的五年间写下的值班手记。从每日作品点评、新闻业务分析到工作小结,内容论及新闻工作的巨细。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编辑思想,同时也可将其作为新闻编辑工作的案头参考书。
写值班手记是人民日报社的传统。1993年9月,范敬宜调到人民日报工作,发现每天值班的老总和总编室负责同志,对值班手记写得很认真。白班对夜班有什么交代,夜班对白班有什么说明,都写在值班手记上。比如,当天的版面为什么这样处理,与原定的有什么改变,希望注意一些什么,等等,都写得非常清楚。
在序言中,范敬宜说,这本手记一是增加了对当天报纸内容和版面的评点,包括表扬和批评;二是借题发挥,发表一些对新闻宣传业务的意见;三是对前一阶段的宣传报道作一些小结,对下一阶段的宣传报道作一些布置。四年多来,范敬宜利用午间休息时间,基本上做到每天坚持写这本值班手记。锱铢积累,蚂蚁啃大象般完成了办报经验的传递。
书中文章都不长,甚至光看目录就可能读出原书的大概意思。每个标题甚至可以看做“语录”来看待、学习。这本书或许对有志于新闻学的朋友会有所启发。